歐洲鋁業前景黯淡 - FACE報告稱
歐盟政治報告說,它是在2029年5月,在整個歐洲大陸,歐洲人正在開展民意調查,為下一屆歐洲議會投票。他們的路線將他們帶到空蕩蕩的店面和關閉的工廠,因為盡管數十年的行業抗議和政治家的空頭承諾,歐洲的大多數主要制造商已經屈服于外國競爭的壓力而搬走了。
政治歐盟(politico eu)報告稱,現在是2029年5月,在整個歐洲大陸,歐洲人正驅車前往投票站,為下一屆歐洲議會投票。他們的路線將他們帶過空無一人的店面和關閉的工廠,因為盡管數十年來該行業的抗議和政客們的空洞承諾,大多數歐洲的主要制造商已經屈服于國外競爭的壓力并離開了。
隨著數十萬個工作崗位的消失,曾經蓬勃發展的工業區變成了荒地,使得歐洲市場依賴于制成品的進口。
這似乎是一個危言聳聽的景象。但是,歐盟鋁行業的壓力,以及100萬個依賴于鋁行業的就業崗位,在沒有重大政策變化的情況下,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工業基礎未來的擔憂。該行業不斷增長的脆弱性是公共政策和行業現實不足的一個顯著例子。
由歐洲鋁消費者聯合會委托的羅馬LUISS大學即將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這一戰略領域,歐洲實現歐盟委員會主席讓 - 克洛德·容克所要求的“工業復興”的程度有多遠。
作為致力于下游鋁行業的代言人,FACE委托該研究對歐盟鋁價值鏈的競爭力進行全面分析。下游業務占歐盟工業年營業額的約70%,占其就業崗位的92%以上。
這項研究的結果應該是在布魯塞爾召開的一次痛苦的喚醒。下游部門在過去17年中一直停滯不前,主要原因是由于經濟上荒謬的金屬進口關稅結構造成的原材料(未鍛造鋁)人為增加,其成本從3%到6%不等。這種有害的形勢使下游部門的許多中小企業承受著每年高達10億歐元的額外成本。
該行業原材料未鍛造鋁的進口關稅結構表面上是為了保護歐洲的主要金屬生產商而實施的。但它失敗了。在過去的20年中,不僅有10多家冶煉廠關門,300萬噸的產能損失,但歐洲對原鋁進口的依賴從2000年的約50%擴大到2017年的驚人的74%。
與此同時,受氣候政策和社會環境選擇的刺激,歐盟的鋁需求繼續增長。這種增長的需求正被歐盟以外的競爭對手所吸引,而歐洲高附加值鋁應用的制造商則認為其競爭力正在逐漸消失。
為彌補2017年預計約510萬噸初級鋁的短缺,下游部門必須越來越多地從應納稅供應商進口金屬,這需要更多的成本。在這個利潤率很低的行業中,原金屬價格高達半成品成本的60%,這些高價格必然導致客戶流失和停工。
因此,中國生產商在國家支持下扭曲競爭、出口價格過低以及社會和環境傾銷等問題上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金金公司是東莞市一家證件齊全、規模較大、資金雄厚,有強大的處理加工能力的廢鋁回收企業,回收各種廢金屬、廢塑料、廢銅鐵錫鋅鋼等。價高同行10%,歡迎電話咨詢。
同類文章排行
- 最新報告追蹤了頂級公司使用再生塑料的情況
- 美國鋁廢料出口暴跌13%
- 全球最大的精煉鎳生產商宣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
- 中國發布第二批廢金屬進口配額
- ArcelorMittal下調了對歐洲疲弱的全球鋼鐵需求前景的預期
- 據分析師稱,受打擊的銅價可能會提供投資機會
- 世界錫市場在2019年1月至4月出現赤字
- 2020年第一季度世界鋅市場最新供需情況
- 美國2020年第一季度貴金屬廢料出口激增65%
- 報告顯示世界鋁需求繼續增長